<圓覺經文殊章淺釋>第六講,聽後心得分享
慈隆僧學院院長釋印謙法師
<圓覺經文殊章淺釋>第六講,
聽後心得分享: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文殊菩薩祈請佛陀開示,
要怎麼修才能讓在現場聽經的菩薩眾得到利益?
又可以讓未來的眾生也能獲得利益呢?
佛陀慈悲開示說在場的菩薩若能發菩提心,
未來的眾生也能修習菩提心,
就能避免墮入邪見,獲得殊勝的利益。
院長首先引述經論以及祖師大德的語錄,詮釋菩提心之意涵:從至誠懇切心、深信因果心、以及願意將所做的功德和大眾分享的發願迴向心,從這三方面深入淺出的引導大眾發菩提心來行善,以正確的知見做善事,不僅可以去除個人難以覺察的我執和妄念,使修行增上,又能利益社會大眾,何樂而不為?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後,發大慈大悲心不入涅槃,而宣揚、闡述正法。人們才知道佛陀修道成佛的方法,依之跟著佛陀學習,自己也能成佛,跟佛一樣,這是何等殊勝!
現前病毒肆虐、災難紛起時刻,大家更當發起菩提心的前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盡心盡力的布施行善。院長更進一步的舉出「馮驩市義」與「楊榮少師」的歷史故事,讓大眾深切體認,馮驩在孟嘗君順遂之時,先行超前部署、未雨綢繆,替孟嘗君行仁義。而楊榮祖先值遇大水災難時,及時起一念善心救人助人,他們發的「功德財」萬古流芳,所獲得的殊勝的利益長長久久,除庇蔭個人子孫外,更造福世世代代的人們。
最後,院長殷切的勸誘大家,在這病毒肆虐、災難迭起時期,更要活用佛法,發揮人人本具的善良本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隨緣隨力,積極佈施行善,讓遭遇困難的人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溫情,大眾互相關懷,擴展真善美的正能量。匯集每個人善的能量、正的能量,攜手共度難關,創造無上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