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趣談六:圓通禪師知人識才

禪門趣談六

承上文。
《禪林寶訓筆說》記載:「汴京自唐朝毀寺(武宗毀佛),至(北宋)太祖建隆間復興兩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賢首疏鈔義學而已,皆義學。
士夫聰明超越者,皆厭名相因果。」
當時天台止觀,達磨禪宗未行。

淳化(太宗年號)以來。……至是時,
內使(銀璫使)李允寧奏施汴宅一區,創立禪席,賜額十方淨因禪院。

帝留意空宗,詔下三省,定議召有道者住持。
歐陽修、程師孟奏請圓通訥禪師,
允寧親持詔下江州,訥稱目疾耳背不赴。
帝益敬重,聽舉自代,訥舉大覺和尚應詔。」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也云:「訥稱目疾不能奉詔,有旨令舉自代,遂舉僧懷璉,禪學精深居某之右,於是璉應詔,引對問佛法大意,稱旨。天下賢訥知人。」

圓通禪師何以要推舉大覺和尚呢

《禪林寶訓》云:「大覺璉和尚初遊廬山,圓通訥禪師一見,直以大器期之。
或問:『何自而知之?』
訥曰:『斯人中正不倚,動靜尊嚴。加以道學行誼,言簡盡理。凡人資稟如此,鮮有不成器者。』」

大覺禪師,法號懷璉,俗姓陳,漳州龍溪縣永寧鄉人(今廈門海滄區),童貞入道。親近泐潭寺懷澄禪師十餘年,得印可後,便往廬山圓通寺參訪。

圓通寺住持居訥禪師,初見大覺,便認定大覺將來一定會成就大事業,便委以書記之職。

當歐陽修等大臣奏請圓通,住持十方淨因禪院時,圓通認為讓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有地位可以大興佛事,利益更多的人。所以他謙讓,推薦同年齡,也同雲門宗的大覺去擔任。

果不其然,大覺不辱使命,深得仁宗賞識尊崇
除此之外,圓通也提拔了佛印禪師

「雲居佛印了元禪師。……又謁圓通訥公。訥曰:『骨格已似雪竇,後來之俊也。』

時書記懷璉方應詔以元繼其職。

江州承天虛席(江西九江.承天寺住持出缺),又以元當選(推薦了元擔任)。
郡將而少之(嫌他年輕才二十八歲)。

訥曰:
『元齒少而德壯,雖萬耆衲不可折也。(萬個老衲也抵不過他一個)』」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

自此佛印展露頭角,其與蘇東坡機鋒逗趣向來為人津津樂道。

所以叢林諸方讚許圓通居訥禪師,有肚量、淡泊名聲且知人識才。甚為難得
1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