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趣談七:大覺懷璉禪師才德兼備 (二)

禪門趣談七

蓮池大師在《緇門崇行錄》<高尚之行◎好古(一)>,有針對「喜好收藏古董」興趣者提出個人觀點:

數輩好古者,群居一堂,
各出其古以相角(相比較),
有出元宋五季(五代)時物者,
眾相與目笑之(年代太淺貽笑大方),
已而唐,而晉,而漢,而秦,而三代。

恨不得
高辛之鐺(高辛氏的鍋子),
燧人之鑽(燧人氏的鑽子),
神農之琴(神農氏的琴),
太昊之瑟(太昊氏的瑟),
女蝸氏所煉五色石之餘也(女媧補天剩的五色石)。

一人曰:「諸君所畜誠古矣,非太古也,非太古之太古也。」

眾曰:「然則日月乎?」
曰:「未古也。有天地然後有日月。」

「然則天地乎?」
曰:「未古也,有虛空然後有天地。」

「然則虛空乎?」
曰:「未古也,吾所畜,日月未生,天地未立,空劫以前之物也。

諸君不吝千金以搏一爐,一瓶,一書,一畫。而不知寶(珍惜)其最古,
亦惑矣(實在迷糊)!」

眾相視無語。

◎好古(二)

俄而曰(不久有人說):「子之古(董),人所同也,非子所獨(有)也,奚貴焉(有什麼珍奇貴重)?」

曰:「同有之,同迷之,迷則不異於無,雖謂吾所獨,非過也。」(大家都有,但大家都迷了。迷了就和沒有沒兩樣,就算是我獨有的,也不過份。)

曰:「吾輩之古歷歷可觀,子之古安在?」

其人展兩手示之。(空劫前之物,意指人人本具如來智慧德性)

眾復相視無語。

蓮池大師的意思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是最古、最珍貴、最至寶的,

但人卻不知珍惜,不知展現出來。

甚而不吝千金,徒收集些壞銅古鐵一堆,還互相比較誰的年代最久,

誠可笑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