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天沙彌修行體會記
慈隆僧學院 院長 釋印謙 法師
法天沙彌國中畢業就去住寺廟(尚未出家),白天在寺裡掃地、熏習佛法,晚上讀夜校。
有一天在客堂看佛教刊物,無意間掉了一本在地上,當時只管看手上拿的這本,想說看完再來撿,不料被一位師伯看到,馬上糾正說「法天,書掉下去了,怎不馬上撿起來?」
當時心裡第一反應是「等下再撿又有什麼關係?又不會怎樣!」不過既然長輩講了,還是聽話撿起來,只不過臉臭臭的就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越懷念、感謝這位師伯的教導,當下該做的事,當下要馬上做,沒有等一下的,這是敏覺,台語叫“敏醒”,
修行不就是要敏覺、“敏醒”。
有一次法天沙彌跟師父去東山佛堂打掃,法天沙彌在佛堂與密閉陽台之間出入二趟,不覺異樣。師父從佛堂走出來,法天沙彌又跟在後面出來,師父說:「地面怎有竹葉?」法天沙彌不相信(我可走過二趟,且這裡屬密閉空間,怎會有竹葉?)。師父說有!法天沙彌真不相信,彎下腰仔細找了一會,才有看到二、三片小竹葉。
所以,師父就是師父!修行就得在日常生活中見真章,六根通利,方稱活(佛)法受用。
日常生活能細心用心,修行用功也才能有敏銳的覺察力,覺察自已內心深層,微細的起心動念。
師長平時的嚴格要求,無非是訓練我們的細心、細行,敏覺、「敏醒」。一個人處處細心、用心,其人必有大福報,必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