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法語集(一)
六、智慧(般若)—智慧深廣 猶如大海
091
由法執而生所知障,
會辜負一切真理的呈現而障了菩提。
092
人生真該忙碌的是什麼?
固然為妻子、兒女與財富,
更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
乃至來生儲備好福德智慧的資糧。
093
把生命當成是一部大般若經,
經過了慈悲喜捨六度萬行的修持,
那麼它將會廣流佈在人世間。
094
擁有了佛法的正知正覺,
就能夠成為安貧樂道的人,
自然能夠安住其中,
善用自己的覺知覺性,
不讓六識來汙染自己。
095
人來到世間,畢竟空啊!
究竟不可得,
只有耕耘實相般若,
讓你能了知一切法、不離一切法、
不捨一切法、不住一切法,
名般若波羅蜜多。
096
我們當今為人,
擁有富貴的生命、高尚的人格、完美的真理,
在修行的路上要把所擁有發揮到最高的極限,
昇華生命的真理,絕對得見自家寶藏如來。
097
修行要觀察眾生的需要,
不要常想自己需要什麼,
助人為快樂之本,也才能從中學習成長,
智慧亦從中而出生。
098
菩薩的生命光明、清淨,
圓觀的智慧能破諸暗障,
以妙智力,觀透無量眾生的一切暗冥。
099
世間教誨凡是能令大眾在善當中發菩提心者,
皆是善法。
100
佛門中的經律論,
都是在告訴我們修證的方法,
要能夠見道,
要有般若大智慧,
見道是大智慧大福報,
真正的大福德因緣,
要珍惜更要去真正的修持。
101
善念愈真,
就愈能感受到
觀世音菩薩給你的福德,
而且會覺受到自己生命裡面,
在產生善念裡所聚集的那一份福德。
102
若無正知見,雖有善根,遠離明師,漏失前功,
六道返轉,劫自家功德,心易生顛倒,佛道難成。
103
用寬廣的德量來展現智慧,
用愛眾生的心長養養慈悲,
並多觀照自己的心、多內觀內省自己的心,
那麼這部生命的大般若經,將會廣為流布在人世間。
104
真正的修行,
是修持如何彰顯內在慈悲智慧,
讓每一分的修持真實落入生命中,
讓本覺是澄澈、是圓明,
充滿慈悲與智慧。
105
人總是對未來不知道要擁有多少,
馳逐不停,
然後又要恐懼失去財富,
而惶惶不定,
要到哪個時候才能夠安住!
如何才能好好地轉換生命層呢?
無常人生,一切當觀無常啊!
讓自己慢慢懂了,
對世間的執著就漸漸淡了。
106
修行人當親近善知識,才不會偏向邪見,
此生雖然有善根要修行佛法,如果遠離明師然後親近邪師,
漏失前功,就漏失了前行功德;
假如我們遠離了我們自己的善知識,
然後以自己的知見來修,其實是在劫自家功德,
因為沒有善知識的提攜,甚至常常跟自己導正,
否則我們的心比較容易生顛倒,
那麼我們所要行的佛道就會染塵。
有些人有非常好的學識,可是他活在一個沈悶的自我城堡中,
那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沒有辦法抒解出自己生活面的空間;
那有些人很有心想要把自心耕耘出來,可是缺少般若,
那缺少般若的人,就只能用慣性及識性,
然後在整個生命層裡,包括在他的環境周遭,
開始尋尋覓覓地去碰撞,到最後,
還是沒有辦法去讓他釋懷種種的因緣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