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法語集(二) 036~046


清涼法語集(二)

36
*端正心念,去除惡覺,將心依止於法界,
專心一念使精神融合於宇宙實相中;
前者為止,後者為觀,
修道歷練成熟後,
歸入法身、般若、解脫三秘密藏涅槃處,
於真如法界自在無礙。

37
*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們要不計時間地修持下去,
雖然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生命很無情地催伏人日日老,
既然是這樣子,
我們就必須片刻不懈地觀照修行,
要修什麼?修這份心啊!
人來到世間能夠放下一點,
就能讓自己生命的空間多一點。

38
*用妄來修真,然後用真來顯用,
盡諸體性,能夠緣聚一切你所用的功行,
無論染淨,皆能周遍法界。

39
*給自己正確的因,才能修出正確的果,
能夠正見正修,降伏外魔,才有正因正果。

40
*人在世間,能說無染嗎?是在染世間啊!
修行只是不住染而已,
修到最後不住染,可是亦不離染,
無論在染在淨,自淨其意,
以正知正見淨化自己的生命,
如此才是一位正修生命海藏工程的行者。

41
*要把自己的生命工程建設好,
要猛精進超越過去,
如果我們建設出來薄弱的地基,
遇到稍微大一點的水,就被衝垮了!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地基建設得不夠堅固,
一個困境就是一個業障,是個考驗啊!
修行人要在這反觀中,不斷修行、修正,
那麼,這個生命工程的開發、建設,
會愈來愈穩固、紮實。

42
*一個真正活在當下的人,
能夠面對當下的環境產生的種種變化,
而能不苦不懼,為什能不懼?
苦本來就是要去承接的,
該是你的別人帶不走。

43
*我們不要以自我的角度論人論事,
好像很能看穿人家,
認為自己是很有覺悟的一個大德,
或者是蠻有修到一個程度的修行人,
可是當真正事情來的時候,你的覺觀能力消失了!
怎麼會這樣呢?
因為我們都是看到人家的點滴,
沒有向內覺照自己,
當面臨到自己的事情時,
完了!
覺觀了!
在回歸自然的剎那,
什麼也不知道,迷迷糊糊,
這樣子的修行,
真正的說是到別人的世間走了一遭。

44
*真正解脫是:
不著相、不著苦、不著樂,
苦來了,
人生本來就有苦,
你不要住在苦的裡面去天天念苦因,
那就對了,
那才叫解脫。
樂來了,
也要當觀無常,
它是什麼時候都會遠去的,
這個樂消失了,
你就要能夠去面對。

45
*我們每天在念的:
「嗡。啞。吽。班札咕嚕貝瑪希地吽。」
就像蓮花生大士在跟我們講:
「我沒死哦,只要每天太陽一出來我就來了。
每天只要太陽一出來,要不要爬起來?
不爬起來一直躺在床上做什麼!
做一個修行人一定要懂得去思惟,
蓮花生大士祂很慈悲,
牠示現祂的內涵來潤澤群生。
人生活在這娑婆世間的五濁中,
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這是個人間社會的示現,
那麼你就好比是一朵蓮花在淤泥中,
然而你要讓自己的生命展現出來,
讓自己展現出來的花朵,
在它生命期最芬芳最美最顛峰的時刻
出生示現大士身啊!

46
*用最快樂的心、慈藹音聲,
來關心與你共住在娑婆的眷屬因緣。
那麼,
不論這個大環境如何的逼迫你和你的眷屬,
你總會有比別人更快樂、更寧靜的內在世界,
因為你比其他人,
更懂得去珍惜你目前所擁有的點點滴滴,
在起心動念上,
你就是一尊發心的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