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朝聖去課程影音 普陀山10

教授師:釋妙舟 法師

慧濟寺內珍藏的文物很多,現存御印3枚: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賜銅印一枚,印文「敕建南海普陀禪寺觀音寶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賜金印一枚,印文「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觀音寶印」;嘉慶元年(1796年)賜翠玉印一枚,印文「南海普陀佛頂觀音大士寶印」。 寶陀講寺位於普陀山東北龍頭山麓。1999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普陀山佛教協會建造,2011年農曆四月初八日建成開光。寶陀講寺宏偉而逶迤,琉璃瓦,漢白玉石雕,朱紅的屋頂及長廊,更像一座壯觀的明清宮廷,堪稱21世紀佛教寺院的經典之作。講寺規模與普濟寺相近,因而也被稱為普陀山第四大寺。 寶陀講寺西北側的圓頓戒壇,是江南受戒第一大壇。另一處是仿照洛陽龍門石窟修建的寶陀石窟佛像,十分精美。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潮音洞西側,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慧鍔第三次入唐求法,至五臺山中台精舍,見觀音像妙相端嚴,懇請迎歸本國。舟過蓮花洋,遇風浪,洋現鐵蓮花阻舟不得行,漂至潮音洞畔,因菩薩不肯東去,遂與新羅商賈一起留像於洞側,山上居民張氏目睹此情,舍所居雙峰山(今普濟寺後山麓)之宅供奉,俗呼為「不肯去觀音」。至後梁貞明二年(916),在張氏宅址建「不肯去觀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