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後的密教觀音像,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龕屬於唐密造像最為流行的題材之一。在密教觀音像中,表現最自由,儀軌最少的,是水月觀音,其形像來源可能是受《華嚴經》的影響,故水月觀音是介於密教與顯教之間的一種題材。 宋遼金元的觀音菩薩造像,兩宋時期從事於繪畫之創作,融胸中之丘壑於絹絲布帛中,借筆墨以發個人的思想等,於是造成中國繪畫史上最輝煌的時代。觀音像的創作,受到時代的影響,作品多表現於繪畫中,立體造像僅於小型之金銅鑄像,巨大的石雕塑造作品,已較少見。
中唐以後的密教觀音像,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龕屬於唐密造像最為流行的題材之一。在密教觀音像中,表現最自由,儀軌最少的,是水月觀音,其形像來源可能是受《華嚴經》的影響,故水月觀音是介於密教與顯教之間的一種題材。 宋遼金元的觀音菩薩造像,兩宋時期從事於繪畫之創作,融胸中之丘壑於絹絲布帛中,借筆墨以發個人的思想等,於是造成中國繪畫史上最輝煌的時代。觀音像的創作,受到時代的影響,作品多表現於繪畫中,立體造像僅於小型之金銅鑄像,巨大的石雕塑造作品,已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