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趣談五 : 避名全節,善始善終 (上)

禪門趣談五

在前面<唐宣宗的一段佛門因緣>文中提到,宣宗李忱後到鹽官海昌見齊安禪師,齊安算禮遇照顧他,給他當書記(文書工作),而非遣其劈柴挑水勞役。

因緣時節到了還跟他說「時節至矣。毋滯蟠泥。乃以佛法為囑。」

所以李忱回京真當上皇帝後,對齊安是尊崇的,「屢遣使以師禮召安,安力辭。及終,勅諡『悟空禪師』。」

一辭是禮貌、二辭是謙虛、三辭叫力辭

齊安禪師俗姓李,也是唐朝帝室後裔,因先人遷播,深避世榮,故不言其系族。以他這樣的身世背景出家,必然深知「榮華富貴如夢泡影」。

況古哲已有名言「福禍相倚」之至理。

老子云:「

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
樂其所成,必顧其所敗。

人為善者,天報以福;
人為不善者,天報以禍也。

故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戒之,慎之!」(《道德經》五十八章)

孔明亦云:「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
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便宜十六冊.思慮》)

所以齊安禪師能力辭不赴,真是有智慧者。彼此保此距離,留個好印象、美好回憶在心中,應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