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門法師佛學講座 : 大悲心陀羅尼(二)

大悲心陀羅尼(二)

主講:隆門圓通法師
時間:2012年(每週一19:30—21:00)
撰稿: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印謙 院長

諸位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還在講《大悲心陀羅尼咒》,最重要的是〈大悲神咒〉擁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神力。其實每一尊大悲出相,都是觀世音菩薩現種種相、種種形、種種法,深入這個娑婆世界,應度世間眾生的需要,度化大眾行菩薩道、修菩薩行,這就是祂最大的功德力。
修行是要從自己醒覺習氣開始,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我,既然要修行,就要承認自己的習氣要改,要忍受善知識對我們的忠告,決心修正自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果業從未從我們的心開意解來解開,自己的習氣把自己綁著,在面對自己生命的習氣時,往往會有非常堅固的意識行為,如此,我們要開悟是不是有點難?我們都知道自己有佛性的具足,一切法無從外得,一定要從內心下手。
真正的修行是要行「無我有」法,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法,如何用呢?往往一個善知識在教誡我們時,我們會有很多理由去反駁,這就是過去所積聚的習氣!我們是否能夠真心悔過不要再犯?因為過去所沾染的種種習性,會讓我們去造作一些惡業,假如我們沒有真心懺悔把它洗淨,是無法了脫生死的。

所謂「精進」,並非每天拼命持咒,持咒要做什麼?持咒是要讓你念念相續在持咒,心的雜染沒有了,意的雜染減少了,讓這個身可以安,讓這個心可以定。假如不是這樣,那煩惱結、五欲結,進進出出在生命中,永遠無法止息,我們人的眼睛往往隨著意識流轉、漂浮不定,眼睛看到心裡就想到,有時候身體就不知不覺走過去,沒辦法得到真正的一個安定,沒辦法在定觀中顯現自性清淨,也不知道無常迅速,直到四大分解後才會真正的發心,因為色身沒了,這時究竟不可得,今生人身難得來求度,未來何時再得到人身,不知道!

我們在人世間都知道要做功德、行佈施,佈施可讓自己捨慳貪、去除捨不得的心,讓自己得到福德,福德能化解從業識來的障礙,以及一切種種的諸障病。而且在佈施中可化解我們生生世世以來,一直無法解脫的我執。我要佈施什麼才是真正的福德?又哪個福報比較大?只要你真心佈施,任何一個佈施都是最上勝的!若你還有一個我執佈施心,這佈施的功德就會降低。我們人在世間會追逐妄想,做顛倒妄想的種種行為,而且會很執著、逐相而行,身雖在行菩薩道,但是心的道行是不行的,為什麼?我們要行菩薩道就是要「施無畏」,什麼叫「施無畏」?就是決定的路要不畏困難、不畏路難走,要把自己佈施出來,才能成就「佛身功德、法身功德、報身功德」,這樣子菩提樹才能茁壯、庇蔭眾生。

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這麼慈愛,祂在人世間示現種種的德相,最重要的是修到讓自己的身心清淨,若無得到身心清淨,是無法慈光普照衆生,讓眾生得到安樂的。你看我們大悲咒的種子字「赫利」字,那「赫利」字如果顯現種種光,顯現種種大悲甘露水、種種色的大甘露灌頂,灌頂到最後溢出來的水,一一水中又顯現光芒,一一光中又有「赫利」字,這個「赫利」字能普照眾生,令無量一切眾生得到大甘露,得到威德神力大悲神咒普光明大灌頂,這時觀世音菩薩就現清淨法身佛,清淨法身佛的相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毘盧遮那佛」。要知道,觀世音菩薩來到人世間,以大悲為方便,在這個人世間去開發一切眾生未悟者得到開悟。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示現大悲出相,示現種種形象,順行逆行一切境界,都是跟我們眾生同事,讓我們悟入實相,你看我們現在這麼多的我執,這種種的我非常堅固,可是當無常一到、四大回歸時,我們知道該怎麼辦?你要悟入實相嗎?因為有我執身相,到了捨報時,便無法開悟,無法得大解脫,無法斷除輪迴,因為身體走了還有一個靈執,這個靈識非常執著,使我們無法捨除這些愛欲和嗔恚。所以修行是在修什麼?警誡自己,不要以為自己聰明就高傲,要時刻心境懂得去打造一個非常堅固的菩提心,非常堅定的去修行。為什麼?「勤在功」,你要得到功德,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行勤奉獻勤佈施,時時刻刻做這個功課,自然就可得到悟有所悟有所覺,心慢慢的會洗淨沾染,洗淨後才會有清淨累劫修的功德力,你才有辦法在這個娑婆勘忍的世間,應種種行的大眾,然後去行菩薩難修之修、難度之度、難行之行,成就菩薩不思議的清淨法身功德,這個非常重要!

觀世音菩薩具有非常廣大的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皆為法身之德。我們是屬於等著流浪生死的身,死了後去哪裡不曉得?歸向何處不知道?尤其我們在修行上都自以為是,不知來到世間,從「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都沒警覺到出生、童年、青年、結婚、中年、老年,不知不覺到年老時,一生付出辛苦,老來病苦纏身,要好好修行是有點困難了!怎麼辦?身體一捨報,要往哪裡走?假如沒修到擁有神通普化遍乾坤,知道整個法界是無量無邊的越量宮,是諸佛菩薩的寶宮殿。我們修行還真是有點難,難什麼?「證悟」!老來修行煩惱多,習性堅固、病苦纏身,我們這一生迷迷糊糊、一路追追逐逐,到最後哀哀怨怨、痛痛苦苦、了結一生,這時想對自己的生命展現無量的功德時,雖然知道了,對不起!好像做不到。

佛用自身做身教給我們看,你看祂出生在富貴的國度中,這麼尊貴的一個家世,種種的名和利全部捨卻,捨卻後,祂以身教教我們做什麼?「行忍辱」。假如你願意忍一口氣,你對當下所受的辱無動於衷,展現你的大悲心,你這個大悲行門,把自己非常堅持的修正在行「無緣大慈」,而能夠「同體大悲」,是為眾生平等,不要去染著,假如你一執染著它,會過得非常不快樂!又比喻說:我們想追逐富貴,但不富貴怎麼辦?只能「安忍」。種種的追逐無法讓我們心滿願時,你得「安忍」,能夠「安忍」才有辦法化解一切對追求不到的這份苦惱,不然我們對追求不到的,往往會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對眾生有恭敬心,對自己有卑下心,不要自傲,修行人會因我修某某大法而起自慢自傲心。有一些沒有修過法的人也不要產生自卑,其實法無定法,哪一天你悟了,那就是不可思議!

有個小沙彌非常笨,笨到他的師父憐憫他,就叫他每天都一定要拜觀世音菩薩一支香,拜完才可以去睡覺。小沙彌資質雖不好,但很能做到依教奉行,他的師父天天都點一支香,小沙彌在拜的時候他會等他一支香拜完去敲鐘,小沙彌就知道可以去睡覺了。有一天師父工作過度太累睡著了,他睡過頭,一醒來想說哎呀!小沙彌一定還在那邊拜,他趕緊去看小沙彌 ,哇!這個小沙彌不見了?好啊!這個小沙彌跑去睡覺。隔天他問小沙彌:「你昨天什麼時候去睡的啊?有沒有拜啊?什麼時候去拜的?你有聽到鐘聲嗎?」小沙彌一一回答,並說他有聽到鐘聲。師父就想啦:我沒有敲鐘,你怎麼會聽到鐘聲呢?他說他有聽到鐘聲,師父知道再罵也不知道答案,就說: 「好!你去工作。」師父靜靜的思維,感受到不思議的因緣。

隔天晚上他又叫小沙彌去拜觀世音菩薩,這次他沒打瞌睡,他想知道是不是一支香拜完鐘會自己響,第一次因為他睡過頭,他怕小沙彌不敢睡,結果小沙彌睡覺去了!這一次他不敲鐘,看這個小沙彌會不會又跑去睡覺?小沙彌一直在那邊拜,等到一支香拜完,很奇怪,這個鐘真的自動咚得響起來了!這個笨笨的小沙彌他能受教,已經能悟了。觀世音菩薩時刻以我們的根器,以我們的形象、訴求,來顯現、接引我們,渡化我們,這個笨笨的小沙彌就變得很聰明,開大悟,很會講經說法,最後成就大高僧。所以法無定法,諸位不要自己氣餒,以為現在不行就看輕自己,永遠不要放棄。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你看觀世音菩薩現甘露王菩薩像,手持楊柳、淨瓶洩下,祂手持楊柳,假如你會用的話能夠遍一切處所。淨瓶水呢?當你在念大悲咒時,百千萬億的觀世音菩薩自性身或者對生身,遍滿整個娑婆世界,觀世音菩薩無量億身,無量億的甘露水,一直往下瀉下,在一一眾生裡,一一界、水族界、虛空界、在沙、在土壤裡面的眾生,這時都接受到觀世音菩薩的甘露大灌頂。所以要知道,我們在修行嚴持清淨的心,不要種種心看到外境就產生種種想,然後無明染污。如果我們無法嚴淨我們的三業身語意,我們會在生死流轉中一直輪迴!觀世音菩薩現甘露王菩薩像,一手持楊枝,一手持寶瓶來渡化眾生,頂戴阿彌陀佛,為什麼要頂戴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中,入這個不思議的禪定,思維怎麼展現淨土以接引眾生到祂的淨土中,你看觀世音菩薩頂戴阿彌陀佛,就是代阿彌陀佛說法,澍大甘露,饒益一切眾生。如果在施食,你施下來的水,裡面有無量無邊眾生,種種訴求都從觀世音菩薩的寶瓶中一一盈滿,一一界中一一眾生所需要的一切,無論在食物、物資、衣服,要知道我們念一個〈大悲神咒〉,心身都要端正,身不正心就不正,心不正身就不正,心正行為就會端正。我們把這個淨瓶水往這個娑婆世界灑下時,讓這些眾生煩惱習氣,一切垢染都能蠲除。在念〈大悲神咒〉時,除了把自己化現成觀世音菩薩,把淨瓶化為百千億萬隻淨瓶,遍滿整個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種子「赫利」字,這些甘露法食,供養一一界眾生,無論佛子眾、有情眾、孤魂眾、地獄餓鬼畜生,皆仰仗觀世音菩薩,就這樣一一去做佈施、一一供養,累聚功德善法,日日行深,滅除一切身語意之重罪,蠲除一切垢染汙穢得到清淨,實實在在的悟了、覺了,智慧就是廣無邊,能行菩薩道,悲憫眾生無盡,智慧無重盡,眾生無重盡,普光明在這個娑婆世間,行無行之行,普護群生,尋音聲度苦厄的菩薩,就是覺有情,菩薩在覺有情,從眾生界中就能累聚無量無邊的功德。觀就是你的廟,你的智慧,你的利益眾生行六度萬行,讓自己成就無量無邊的諸功德,南無佛,觀世音,這時你就是在行因地觀看世間隨音聲度苦厄,利他又能自利的一個大悲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