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法語集(二)
三、行—具足殊勝相好 莊嚴諸佛國土
25
*同參在修行的道路上,
要互相勉勵、互相關懷;
當你先悟時,
要用慈愛的心、慈悲的本懷去循循善誘未得悟者。
真實的修,
每個人絕對會看得見自己的夜明寶珠,
這個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26
*要回歸正等正覺,
培養正知正見是一個前行。
要修的是自己的功德,
以萬德開展心量,
含蘊慈悲一切的諸德量,
然後去轉換無量的業塵、業報。
27
*要蠲除一切報緣的前行,
若無真心下工夫,
就不能夠轉業障入福德性海,
所以要如何去淬煉自性金剛性海,一切的前行要紮實。
要真正見道,
就是要給自己最大的磨練,
自己一定要在修正的過程中用心。
28
*來到世間一定要修行,
而不是出生來到這個要娑婆世間,就等著長大,
再等著去流浪,要流浪去那裡?
29
*在佛學上的基礎研究,
見地不足無法真正成就道,
是解者,而解者不一定是行者。
30
*活著的每一天能夠給人多少力量,
盡量去施力,
來日並不減損一點一滴,
反而一點一滴在增長。
31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這「業」包括了惡業、福業、還有修行的德業。
32
*當我們持念六字大明咒時,
觀想六道群倫,讓持咒的光明普隆法界眾生,
你的心會產生光明、溫暖、寧靜,
當下你不會被外界的意識、情緣所牽引,
這就是修行止觀法門。
33
*佛的身語意廣大秘密境界音,非一般人能懂,
懷著高山仰止的心念修學,
就能永不懈倦,
漸修漸行,自然能知什麼是成佛之道。
34
*學佛以誠,成就老實,
對人對事以誠相待,說不會有罣礙,
因為坦然面對任何事,不會執著。
35
*行者應以戒定慧的法水熄滅貪瞋痴的火焰,
脫離三界六道的生死流轉,
證入清淨性海,
是為—自淨其意,是諸佛教。